全六卷(可分售)

楊伯達 主編/河北美術出版社/2004/21.5x28.5cm/中


中國金銀玻璃琺琅器分為金銀器三卷、玻璃器一卷、琺琅器二卷共六冊。選錄之器物均為各時代精品。除器物本身的藝術價值外,兼顧其歷史藝術及考古價值。每集內容分三個部份:一為專論,二為彩圖,三為彩圖說明。

金銀器是指以黃金或白銀為原料加工而成的典章文物或飾件與器皿,是一門獨立特殊的手工藝部門,大體包括錘鍱、拔絲、炸珠、掐絲、焊活、打造、鑿鈒、熔鑄、纍絲、編織、鑲嵌等工藝,故稱〈金細工〉而非一般金工藝。金銀器大多用於朝廷寶璽、王侯商官的印章及禮制禮儀器物、飾物,多為高貴富有者的資財。


請按各號碼看詳細內容
(1)金銀器(一)多民族金銀器的共存及其盛衰 (2)金銀器(二)金銀器統一風格的形成與發展
(3)金銀器(三)集大成的金銀器之進一步發展和繁榮 (4)玻璃器(一)明潔如月的玻璃器
(5)琺瑯器(一) (6)琺瑯器(二)


CO04011  (1)金銀器(一)多民族金銀器的共存及其盛衰
335P/彩色圖版272幅/9787531017257/NT$2,300

收錄夏、商~南北朝(公元前1800~公元589年)272件組工藝製品,分為北方草原地帶金銀器、中原金銀器、西南地區古蜀、滇金銀器、輸自西方之金銀器。此時金銀器的發展地區性很強,形成了北南兩大金銀器及其文化板塊,兩大板塊的並存、碰撞、影響滲透,以有限度的交流融合也是有目共睹的。
TO TOP
CO04012  (2)金銀器(二)金銀器統一風格的形成與發展
365P/彩色圖版395幅/9787531017264/NT$2,300

收錄了隋、唐、五代、十國、兩宋、遼契丹、金女真、西夏黨項、大理白族(公元381~1279年)395件組的代表品。細密繁縟和簡括明朗兩種作工相互交織的唐代雍容華貴、富麗多彩的藝術風格,主宰了長達七百年金銀器工藝的發展趨向,邊疆地區也在極大程度上受到中原風格的積極影響,製造了有本民族意識的作品。金銀器統一風格的形成、發展、繁盛是中原金銀器發展上的重要里程卑。
TO TOP
CO04013  (3)金銀器(三)集大成的金銀器之進一步發展和繁榮
346P/彩色圖版366幅/9787531017271/NT$2,300

收錄蒙古汗、元、明清(公元1206~1911年)366件組代表品。由草原金銀文化和農業金銀文化的並存、碰撞,進而熔融為多民族統一的金銀器文化,最終達到集大成的境地並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繁榮。在其整個發展過程中,經常受到來自西方(含中、西亞)的金銀器文化正面的衝擊和影響。
TO TOP
CO04014  (4)玻璃器(一)明潔如月的玻璃器
331P/彩色圖版322幅/9787531017288/NT$2,300

收錄西周~清(公元前11世紀~公元1911年)322件組玻璃器。玻璃器古稱〈流璃〉〈陸離〉〈琉璃〉〈頗黎〉或〈料器〉。在中國三千年的玻璃歷史旨在燒造〈藥玉〉以溫潤美玉為其最高的追求及審美標準,這種著力在仿玉的古玻璃貫穿於中國玻璃史之始終,這也是中國玻璃的配方、工藝及其審美上特色所在,務必達到〈真玉〉的水平,至於其質地的強度與韌度、色彩則無關緊要,祇要類似玉便達目的。至於來自西方的蜻蜓眼玻璃珠、古羅馬玻璃、月氏玻璃、古波斯玻璃、伊斯蘭玻璃及歐洲玻璃的輸入,對於古玻璃發展史更是不能忽略其所造成的影響。
TO TOP
CO04015  (5)琺瑯器(一)
298P/彩色圖版共239幅/NT$2,100

收錄唐元明~清雍正時期琺瑯工藝(618-907年,1271-1735年)共239件組。琺瑯是外來工藝名稱的音譯。工藝的不同而分為〈掐絲琺瑯〉〈鏨胎琺瑯〉〈畫琺瑯〉〈燒藍〉等不同品種。琺瑯呈粗細不等的粉末狀態,不能單獨成器,必須附著於金、銀、銅等金屬物質或陶瓷、玻璃器上,是一種特殊的裝飾材料。
琺瑯工藝在西方有著數千年的歷史,移植到古中國也有千年的歷史,獨立的琺瑯工藝僅包括金、銀、銅胎的琺瑯工藝品。
TO TOP
CO04016  (6)琺瑯器(二)
323P/彩色圖版311幅/NT$2,100

收錄清代乾隆~宣統時期(1736-1911年)的琺瑯工藝共311件組。琺瑯工藝在乾隆帝在位時期得到了空前的大發展,在宮廷檔案和他的御製詩中均反映出這位皇帝對工藝美術的喜愛。現存乾隆期琺瑯器中不僅有宮廷燒造的,還有京都、廣州和楊州等生產和民間的琺瑯器。乾隆期以掐絲琺瑯為主,其他尚有鏨胎琺瑯、畫琺瑯及透明琺瑯等重要品種。
乾隆之後清王朝由全盛走向衰弱,琺瑯產業終於走向?落,即便雖有以民間為主體的新時代,然終究也只是呈現出曇花一現的趨勢。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