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0699

俞偉超先生紀念文集-學術卷(H)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編/文物出版社/2009/18.5x26/中/459P/9787501024858

 20世紀70年代後期我國的改革開放使西方的各種學術思想一時如潮水般被介紹進來,形成對我國社會科學各學科的一種強大衝擊。面對這種衝擊,中國的考古界困惑了,俞偉超先生困惑了。為了擺脫困惑,推進中國考古學的發展,與生俱來的銳意進取性格,使俞偉超先生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開始了他學術生涯中最為艱難的一次學術思想攀援。與前期的攀援截然不同,那時他不過是眾多攀援者中的可畏後生,現在卻是攀援隊伍的主帥,集成敗功過的歷史責任於一身。攀援的主峰仍然是考古學的目的論和方法論。這是一次歷時近十年的漫長、痛苦而危險的攀援。為了尋找攀援的途徑,他組織人系統翻譯出版了西方特別是美國二戰後考古學、人類學各學派的代表性理論文章,並通過批判性的深入思考和比較對這些學術思潮進行了梳理,以便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在這一過程中,他著文重點介紹了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影響較大的美國新考古學派的理論和方法,並在考古實踐中進行了檢驗。頓時,誤解的批評、冷峭的責難接踵而來,似乎他成了新考古學派在中國的總代表,這使他倍感孤獨和寂寞。但他並沒有因此停息哲學的思考,放慢攀援的節律,他義無反顧地繼續前行了。後來,他在回憶起這段經歷時,用深沉的語調自慰說:“孤獨、寂寞、苦悶、彷徨地跋涉人生,大概是思想家和詩人註定的命運”。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終於完成了這次脫胎換骨“涅檠”式的攀援,實現了學術思想的再一次昇華。

NT$ 1,080